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家政好阿姨“请不到、请不好、做不久”?全国政协委员想了这招解题
2020-05-27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页面
A

浏览字号

保护视力色:

请不到、请不好、做不久,是很多家庭在物色家政阿姨时面临的普遍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针对目前家政行业“服务需求大、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化水平较低,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建议尽快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扶持规模企业,加强从业人员能力培训。

2019年6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而在201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公布了《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都以扩大就业、促进家政行业健康发展为目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点颇多。”

袁雯指出家政行业的政策难以落到实处。2010年的《意见》中就有“对符合条件的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给予一定期限免征营业税的支持政策”,但即使以现在的市场现状来考量,大部分家政公司采用的是账外收支的方式,所以很少有家政企业能享受这一政策。

其次,虽然家政服务需求剧增,但家政行业、企业的发展滞后,其中行业人才缺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根据上海开放大学的调研,上海2000多家家政企业中,有71.3%的管理者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些从业者对行业现状非常熟悉,但是缺乏现代经营管理能力。而前些年涌入家政行业的风险投资,大多是做平台、拉网式扩张,较少投入在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方面。当时有一家“云家政”,前后融资超过1.4亿元,市场估值近10亿元人民币,最终还是没有成功。类似的家政平台还有E家洁、牛家帮……

此外,家政需求分化快,市场呈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家政服务细分为养老、母婴、育儿、医疗照护、钟点工等工种;另一方面,具体工种内还有细分,例如母婴护理可以细分出催乳、产后康复、小儿推拿等方向。“服务细分对从业人员综合职业素质、单一专业特长、职业资质证明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加剧了供需失调的结构性矛盾。”袁雯举例,上海每年参加母婴护理考核的总人数超过2万人,而其中只有不到10%能够进入该行业。

针对这样的情况,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家政实体产业,扶持规模企业。家政服务业要提质扩容,首先是做强家政企业,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建议尽快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家政服务实体经济,重点向家政门店、技术研发、设备投资、人员培训等领域倾斜。对于投资家政实体企业的,可以根据其投入资本总额、吸纳就业人员数量等指标,给予税收返还、社保补贴、房租减免等政策优惠。

第二、重视家政行业管理人员培养培训。目前,我国家政行业的政府补贴主要用于家政服务员培训,但要做强企业,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人员,建议政府大力支持高校举办家政本专科学历教育,开展家政行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将其纳入紧缺人才培养序列,并给予政府补贴。

第三、制定家政服务细分标准,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服务水平。目前,家政行业的培训管理与实施总体上较为粗放,市场准入标准、人员资质标准以及培训教学标准都存在建构不全的问题,社会上存在着大量没有含金量的“假证书”,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影响公众对家政服务的评价。建议在政府主导下,由行业协会组织开发各类家政服务和工种的细分标准,通过政府补贴的从业人员培训,鼓励单一工种纵向深度培训,用标准指导培训,用标准客观呈现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让没有含金量的“证书”自然消亡。

第四、用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进一步激发家庭家政服务需求。建议对有居家养老、二孩等家政刚需服务的家庭,开展将家政服务支出按一定标准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的可行性调研,为居家养老、二孩政策更好落地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