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新多元化消费融合场景,优化服务消费市场供给,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有效扩大服务消费,2月20日,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了《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共提出23条具体措施,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领域,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15分钟家政服务圈
美食文旅、运动健康、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服务消费涉及消费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若干措施》提出,要推动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消费扩容提质,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消费高品质发展。
在餐饮住宿方面,广东将通过发布“广东美食地图”、推出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引导餐饮门店提升适儿化服务、推动建设一批儿童友好餐厅等举措,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激发餐饮服务潜能。
同时,广东将提升住宿服务水平,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房屋,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创建一批星级酒店,培育一批高品质民宿品牌。“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入住体验,延长消费周期,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振兴。”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期待通过推动消费场景创新,为乡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家政服务方面,广东将优化“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同时引导家政进社区,完善家政基层服务站,构建15分钟家政服务圈;培育“南粤家政”区域特色品牌和龙头企业、“领跑者”企业。
面对“养老难”“带娃难”等问题,《若干措施》提出,广东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出台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具体举措包括发展老年助餐、开展适老化改造、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打造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将老年产品和服务纳入促消费政策范围等。而在托育方面,广东将探索建立托幼一体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通过改建、扩建或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班,新建幼儿园可配置适当比例的托班,探索推动国有企业参与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还鼓励各地发放“惠民托育券”,增加专业托育资源供给。
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将丰富文娱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旅游消费、拓展体育消费空间、培育健康消费新场景、优化教育和培训消费供给、鼓励居住服务消费,其中包括加大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纪录片、动画片和广东省原创网络视听精品项目、微短剧扶持力度,加快电视频道高清、超高清建设等。此外,广东还将抓住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二届残运会、第九届残特奥会机遇,持续推进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升级改造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承接国际和全国高水平赛事活动软硬实力,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培育“一市一示范”精品赛事品牌。
鼓励外资设立养老机构
《若干措施》还提出,要丰富数字化、绿色化消费场景,扩大会展消费。广东将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积极推进绿色消费,积极扩大会展消费,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用好广交会、高交会、文博会等展会带动效应,鼓励各地充分利用会议、展览、赛事等活动人流,联动住宿、餐饮、旅游、购物等业态,为参展参会客商提供专属消费优惠,带动当地吃、住、行、游、娱、购消费。
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广东将鼓励境外投资者设立营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加强中外、内地与港澳合作大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港澳子弟学校、子弟班建设;争取简化港澳医师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执业手续,加强医疗领域规则对接,吸引更多外资来粤办医。
在谢宝剑看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不仅有助于吸引境外投资者进入国内市场,打造优质、高水平的服务体系,还能将高端消费留在国内,同时通过引入国际前沿的消费模式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广东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若干措施》提出要打造多业态、复合化服务消费场景,打造新型消费空间。支持各地提升改造传统街区,推广北京路、永庆坊等典型案例,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内涵,融入潮流时尚元素,提升改造道路、建筑、公共设施等,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国潮品牌与国际时尚交相辉映的特色街区。推广正佳广场、长隆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典型经验,促进商旅文体娱消费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创新型沉浸式体验式消费新模式,打造覆盖电影、动漫、演艺、娱乐、音乐、健身的“超级IP首发地”,建设广州塔广场、深圳欢乐港湾、佛山创意园、东莞C park等一批引领消费新趋势的时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