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发布2025年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方案,进一步释放以旧换新优惠政策,加码服务项目清单和补贴力度,掀起老年家庭适老化改造“家装热”。常州经开区持续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并引入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为适老化改造插上智慧的翅膀,让老年群体收获“稳稳的幸福”。
坐式淋浴器、感应式智能马桶、物联网报警装置……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适老化“微改造”服务体验中心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前来选购。今年79岁的孙晓明和老伴马裕坡一起生活,子女因工作忙不在身边,她一眼看中智能烟感、智能门磁、智能手环等智慧养老电子设备,就在现场直接下单入手了几款,方便日常生活。“像这个烟感报警器就蛮好的,家里烧菜烟雾比较大或者火灾的话会进行自动报警。我们老年人记忆力不行,我经常煮着鸡蛋,转头就忘了。”孙晓明表示,产品清单里东西非常丰富,智能化改造对养老很有帮助,让生活安全感、幸福感满满。
着眼“愿改尽改”,优化市场运营机制,今年,常州经开区大力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等方面,对全区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进行改造和购置居家适老产品提供优惠政策。“较往年来看,我们在服务项目清单和补贴力度上都有提升,服务项目清单上由往年5大项、50多类提升到7大类、92项产品,补贴上限提升至15000元,补贴比例提升至30%。”常州经开区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局养老服务科副科长费洋介绍,在服务产品上,常州经开区增加智能监测、辅具改造等项目,更贴合老年人实际使用需求。
常州经开区持续推进市场化服务走深走实,通过“地方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社会老年群体对适老化改造接受程度逐步提高。2020年以来,全区已经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近2000户,其中社会老年群体服务量占比达到90%。2025年,全区还将继续推进完成660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在实现“愿改尽改”的同时,常州经开区还将适老化改造巧妙融入老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在东方社区工房南区,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也随之启动。93岁高龄的王老伯腿脚不太好,平时独自一人生活。如今,他所在的楼道里加装了折叠式休息座椅,家里的卫生间也进行了微改造,浴室墙面安装了扶手,家里还增添了智慧养老电子设备。
“这些专门为70周岁以上空巢或独居老人安装的智慧养老电子设备全部与社区智慧康养平台相连,实现智能化监测、可视化预警、高效化处置。”东方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徐洁介绍,这些智能设备全面覆盖老人的衣食住行,织密智慧康养的安全网络,从而提升智慧康养的服务水平,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东方社区目前有60周岁以上老人超2500人,约占总人口数的38%。作为江苏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东方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于2022年启动,除了外立面出新、雨污分流等硬件改造外,也全面推动辖区范围内的适老化改造,在公共区域,构建安全便捷、适合老年人出行的步行路网,加强适老化座椅、扶手以及无障碍设施建设,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新增养老服务设施,逐步实现辖区全域覆盖。
下一步,常州经开区将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本,促进“银发经济”消费,使全区智慧康养产业进一步扩面增量,从而惠及更多老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