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迎来白露节气。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
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
饮食调养 白露以后,天气转凉,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1、滋阴润肺三件宝:
梨:“水果之上品,天生甘露饮”,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梨所含的配糖体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对咽喉有养护作用,对燥邪侵袭而出现的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咽干口燥,食用贝母蒸梨可有效缓解。
藕:生用可清热、凉血、除燥;熟用可益血生肌、健脾开胃、止泻固精。生藕取汁,加蜂蜜适量,搅匀,分次服,治热病烦渴不止;藕汁、梨汁各半杯,和匀服用,治上焦痰热、口干咳嗽,缓解干燥和便秘。
蜂蜜:入秋之后,每天喝些蜂蜜水,可有效缓解肺燥咳嗽、肠燥便秘。方法:用温水把蜂蜜调开,一次一两勺,可以加一两片柠檬提味。
2、缓解秋燥有良方: 对于已出现燥邪致病者,比如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以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等取其一、二代茶饮,对于缓解上述秋燥症状有良效,还可以做成药膳,如冰糖银耳汤、百合粥、大枣百合汤,贝母梨汤等。 3、盲目进补伤脾胃: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所以我国一贯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但进补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调理好。秋凉伊始不要贸然进补,避免骤然加重脾胃负担。适当进补应以清补为主,如沙参玉竹鲫鱼汤、小米山药粥、玉竹芋头炖排骨、枣泥山药糕、藕粉等,在滋阴润燥的同时健脾益气。
起居调养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运动调养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以散步、慢跑、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可以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情志调养
秋易悲,由于肺对应于五志中的悲,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人们易于悲伤,容易调动抑郁情绪。因此,白露过后,要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多与他人交流,避免心情抑郁,缓解焦虑和心理压力。心情抑郁不畅可以按摩太冲穴缓解。太冲穴又称为“撒气穴”,心情抑郁往往走的是“肝经”路线,太冲是肝经的原穴,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通过对太冲穴的针灸、按摩,可以疏解抑郁情绪。另外,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