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可抵御严寒,补充元气。
传统观念认为,进补一定要选择肉食,实则不然,素食也有滋补功效!
白萝卜
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以御寒取暖,如果不消化,积聚在胃里就容易产生食积,积滞日久还会化热,此时吃些生萝卜有助于消食化积、清解里热。
如果出现肺热上冲、火伤阳络、血逆上行所致的流鼻血,喝点生萝卜汁,还可起到清肺止血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萝卜似乎是一种“去火”的“凉药”,和“补益”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想要萝卜发挥滋补功效,只需一个操作——煮熟。
白萝卜煮熟后,其辛味就几乎没有了,性也不凉了,反而偏温,能和中补脾、补而不滞,因其能顺气而能助运化,又性润而能生津液。
对于平素脾胃虚弱的人,经常吃点熟萝卜,脾胃好了则肌肉健壮,营卫调和,就不易受风寒之邪侵犯了。
白萝卜排骨汤
材料:萝卜1根,排骨350克,姜、葱及调味品适量。
做法:1.排骨洗净焯水,洗干净备用;白萝卜削皮,切成小块备用。2.将姜、葱、排骨一起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30分钟。3.倒入萝卜,放适量的盐再煲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
黑木耳
民间有冬令吃木耳滋补的习惯。
黑木耳营养丰富,常被称为“素中之荤”和“素中之王”。
中医认为,黑木耳性平、味甘,质滑,入胃、大肠经。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黑木耳:“味甘、性平,具补气益肺、活血补血之功。”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黑木耳中铁含量丰富,有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其中的活性多糖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功效。
黑木耳炒山药
材料:鲜山药一根,黑木耳15克,油、盐适量。
做法:1. 山药切片,黑木耳撕小块备用。2.油烧热后放入山药、黑木耳,炒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固肾,润燥补肺。
白菜
白菜是冬季最常见的蔬菜之一。
中医认为,白菜微寒味甘,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通利胃肠、宽胸除烦、解酒消食、下气等多种功效。
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K、钙、铁、钾等矿物质,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防止出血,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调节血压,促进新陈代谢等。
而且,白菜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纤维,能润肠通便,防止便秘,清除体内毒素。
白菜豆腐汤
材料:白菜300克,豆腐200克,鸡精、盐适量。
做法:1.白菜洗净切段,豆腐洗净切方块备用。2.豆腐和白菜各下水焯一下,捞出沥干。3.锅中倒植物油烧热,放入姜蒜葱,炒香,放入豆腐略煎,加水炖约5分钟后放入白菜煮几分钟,最后调入盐和鸡精。
功效:健脾利湿。
洋葱
中医认为洋葱味辛甘温,具有健胃降气、解毒杀虫、润肠通便、解表利水、提神强身和化痰散结等作用。
从性味上看,辛味能散,能行能润,甘味入脾,能补益脾胃、缓急。
而且洋葱属于温性食品,能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增强人体阳气。
对于阳虚体质人士,如经常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和面色淡白,洋葱可以多吃一些;老年人也可以适量吃些,能增强体质。
洋葱炒肉
材料:洋葱300克,猪瘦肉20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1.将洋葱、猪肉洗净切细丝,略加生粉拌入肉丝内。2.锅烧热,将油入锅,下肉丝爆炒断生后,盛盘中待用。3.洋葱入油锅中煸出香味后,下肉丝,翻炒片刻,酌加调味品,待洋葱九成熟时即可起锅。
功效:缓解脾胃虚寒、纳呆食少。
莲藕
冬藕补人,冬天上市的莲藕营养十分丰富,对心脾的补益作用特别突出,还可入肾,是年老体虚者的理想营养品。
莲藕老鸭汤
材料:莲藕500克,鸭肉300克,百合15克,姜片、葱段、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1.藕洗净,刮去外皮,再切成滚刀块。2.鸭肉切成块,洗净焯水。百合泡水,换水两遍备用。3.所有材料放到砂锅中加水适量开始煲,肉熟汤成,起锅放盐。
功效:清香开胃,滋阴润肺。
枸杞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枸杞久服“能坚筋骨,轻身耐老”。其性甘、平,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长于滋肾精,补肝血。
现代研究表明,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适应调节能力、明目、抗疲劳、增强学习记忆能力、降血脂、治疗高血压等作用。
枸杞龙眼粥
材料:龙眼肉(干品、鲜品均可)15克,枸杞10克,大枣4个,粳米100克。
做法:1.所有食材洗净备用。2.锅中加清水,先将粳米用大火煮8分钟,随后放入龙眼肉、枸杞、大枣,20分钟后煮成稀粥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益肾,养血安神。
但枸杞并不适宜所有人,感冒发烧时不要吃,脾胃薄弱及腹泻的人要少吃。